首页

绿奴的论坛

时间:2025-05-23 12:00:50 作者:山西太原:高三学生备战高考 浏览量:31301

  中新网崇左3月28日电 题:广西龙州:一朵黑木耳种出边民好“钱”景

  作者 杨陈 黄华江 邓丹霞

  春明景和,阳光正好。近日,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,黄柏芬正指挥大家忙着采菇。放眼望去,种植基地里整齐地摆列着菌棒,菌棒周边均匀地长满黑木耳。村民们拿起菌棒,用手从上到下轻轻一削,就把木耳“顺”到桶里。

  “基地目前最多一天请有70个村民来干活,采收湿木耳37吨。”黄柏芬是武德乡科甲村人,在外务工多年后选择回乡创业,2019年在村里办起电器配件电线圈组装就业帮扶车间,吸纳村里20多个村民就业。

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,民众采菇忙。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近两年来,龙州县实施“菇业守边”行动,发挥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,鼓励村民发展食用菌种植,拓展增收渠道。“村里有产业,村民在家门口才能更好地就业。”在运营好就业帮扶车间的同时,2023年,黄柏芬以5年为期跟村民租下80亩地,做好喷淋等基础设施,向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购买培育好的77万棒黑木耳,于今年1月中旬下地种植。

  “菌棒和喷淋设施都有补贴,乡政府还帮打了水井,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用水问题。”黄柏芬告诉记者,广西科技特派员、企业技术人员还多次过来,指导田间管理和种植技术,基地的黑木耳长势良好。

  “我们不仅给农户提供优质的菌棒和技术支持,企业还以保价或者以市场价的形式回收产品。”广西龙州北部湾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云鹏说,在产业发展上企业除了扶农户“上马”,还要切实保障农户受益。

  “一般11斤湿木耳就能晒出1斤干耳。现在干耳统货卖26元一斤,一级品可卖到33元一斤。”黄柏芬跟记者算了一下账,按现在的市场价,黑木耳基地亩产产值达3万元以上。“今年菌棒下地种植晚了一点,往后秋冬季如期种植,加上管理成熟,亩产产值可达4万元。”

  “不用出远门,在家门口就能务工,干活顾家两不误。”今年春节,外出务工的村民刘秀红回乡后,就被聘请在基地干活,从菌棒摆放到管理再到采收,工作样样拿手。像采木耳,一天能拿200至300元工钱。

广西崇左市龙州县武德乡科甲村隘口屯黑木耳种植基地里,民众采菇忙。龙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

  “还是当天工钱当天结。”一旁的村民邝元清笑着接过话,菇多人手不够的时候,还得请本乡保卫村等村屯的民众来帮忙。

  食用菌产业是龙州的一大特色产业,当地充分发挥好企业联农带农作用,资源优势转变成了产业优势。龙州县位于中越边境。2023年以来,“菇业守边”食用菌种植项目在龙州县武德、下冻等5个边境乡镇铺开,当地发动边民种植黑木耳、毛木耳、猪肚菇等食用菌114.7万棒,每户每年增收1万元,探索出一条边民增收的新路子。

  “我们持续推广‘公司+能人+基地’的模式发展食用菌产业,不断扩大联农带农效果,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。”龙州县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站站长、广西乡村科技特派员李琛介绍,2023年龙州推动全县年种植食用菌面积53万平方米,产量6053吨,产值5426万元。

  “今年5月份黑木耳收完后,我们又将在基地发展蔬菜和玉米产业,到了秋冬季又将种新一轮黑木耳,以这样的循环确保土地不荒不闲,时时有活干,四季有收入。”黄柏芬说。(完)

【编辑:张子怡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青春期压力过大影响成年后健康

相亲到现在,我的要求也有变化。之前觉得对方必须得绅士、成熟一些。但是接触男生多了之后发现,他们成长得其实挺慢的。所以现在就觉得,不能要求别人那么多,只希望对方人品不错,加上能有共同爱好。

天津梳理“知识产权惠企政策包” 强化培育新质生产力

北京8月12日电 近日,《我的桃花源》第三季年度盛典在北京卫视播出,歌手平安在内的多位桃源星推官携手京郊各区文旅局长联袂推广,带领广大观众一同领略北京文旅的独特魅力。

沃野尽飘香 大国粮满仓——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

圣保罗国际电影节创建于1977年,是世界上举办时间最长、最有影响力的南美洲电影节之一。在《年年岁岁》入围的“国际视野”单元中,还有贾樟柯导演的《风流一代》,蔡明亮导演的《无所住》等六部华语电影。除此之外,本单元还包括众多国际知名导演及其作品,如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获得者肖恩·贝克的《阿诺拉》、最佳导演奖获得者米格尔·戈麦斯的《壮游》等。

第十六届海峡两岸电视主持新秀会落幕 台青获“最佳新秀”

在湖南长沙,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,让全国人大代表,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、总经理成新湘振奋不已。

两年来首次更新iPad产品,AI加持能否扭转苹果平板下滑局面

20世纪50年代的敦煌莫高窟物资匮乏,环境闭塞,所有的职工住土屋、喝咸水、点油灯,莫高窟的首位摄影师李贞伯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,放弃了手中的画笔,毅然承担起了摄影任务,自己动手设计制作木轨和反光板。1981年,18岁的吴健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,跟随李贞伯学习摄影,目前已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,为莫高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